台湾まぜそば・台湾ラーメン 薫
Taiwammazesobataiwanramenkun
3.29
難波・日本橋・道頓堀
「臺灣拌麵」
--
--
營業時間:11:00~23:00 週日開放
休息時間:無休
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区日本橋4-15-11
照片
(20)
1/20
詳細信息
預訂信息
不接受預訂
帶兒童
允許兒童進入
付款方式
不接受信用卡 不接受電子貨幣
座位數
18 座位 (1樓櫃檯8個座位,2樓櫃檯6個座位+4個桌子座位)
個人包廂
無
吸菸與禁菸
所有座位均禁止吸菸
停車場
無
空間與設備
有吧檯座位
評價
(20)
カラニアナオレ
3.20
三豐麵的系列店,這是一家提供拉麵和拌麵的店。平日晚上首次造訪。店內有大約3位顧客,我在入口外的自動點餐機上點了台灣拌麵+炸雞3塊飯套餐。湯底是將醬油和香油混合而成,搭配著全麥自製的平麵,非常入味。辣油的微辣和花椒的麻辣風味混合在一起,加上生蛋的滑順口感,味道十分豐富,麵條有嚼勁,配料和醬汁的搭配也很好。最後還有免費的追加飯,桌上還有四川辣椒、花椒和醋,可以調整口味。
のろのり1004
3.40
堺市是我的主要餐點探索地點,“懶懶”的。原文來自https://ameblo.jp/norinoribenben20072000/entry-12773711748.html 門口有一台點餐機。我選擇了台灣拉麵。樓上好像也有座位,但我選擇了一樓的吧台。清澈的湯頭,清淡可口的台灣拉麵。謝謝款待。
atrsnnk
3.30
2家拉麵店都不收食券,所以我在外面買了票進去。裡面只有6個位置的小吧台,已經坐了兩個顧客。樓上應該也有位置,但可能是因為只有一個人在忙,所以連我和朋友都沒有被安排上樓。等了大概7、8分鐘,才上菜。我覺得湯底再辣一點會更好,但總的來說,味道還不錯。中午吃台灣拌麵可能會有點味道重,所以我選擇了其他的。下次來的話,我想試試拌麵。謝謝款待。
CV.キタエリ
4.00
台灣拉麵和台灣拌麵似乎在這裡也很受歡迎。我在難波午餐時去了一家店。和在名古屋吃的台灣拉麵沒有太大差異,都是辣味濃郁又好吃。台灣丼也很不錯,肉醬和飯很搭配。加大份量免費的服務也很貼心。雖然是名古屋美食,但在難波吃也是挺不錯的選擇,我覺得。
sts6512
2.50
我們在午餐時間造訪了這家店。它位於日本橋動漫街附近,我們無需排隊就進入了店內。我點了拌麵,但味道有點淡,而且不太辣,個人感覺不太推薦。
四谷正宗
3.60
日本橋的電器街舊址和現在被稱為Otaredo的小巷之間的小徑上,有一家名叫薫的拉麵店。雖然以前有聽過這家店,但一直沒有興趣去,直到最近因為突發事件造成午餐時間困難才來到這裡。本來打算去午睡家吃辣拉麵,但因為緊急情況而休息,最後只好另覓他處。於是我點了台灣拉麵,通常我以為台灣拉麵不會是拌麵,當然是有湯的台灣拉麵。在日本,當說到台灣拉麵時,我會想到名古屋的味仙,有豬肉碎、韭菜和大蒜的台灣拉麵,不過偶爾也會有一些像在台灣常見的一般拉麵作為台灣拉麵的店家,所以這真的取決於運氣。這是一個遲到的午餐時間,所以很快就上菜了。首先,這家台灣拉麵看起來像是名古屋味仙風格的台灣靈感。它確實是一個名古屋味仙風格的台灣拉麵!然而,配料方面,韭菜、豆芽和豬肉碎等都很節制。我沒有感受到大蒜的味道,感覺有些空虛。這樣的口味不夠強烈。這不是溫度的問題,而是整體上味道模糊。即使這樣吃拉麵也無法滿足,所以我問服務生有沒有大蒜,他給了我一小碟切碎的大蒜,我毫不猶豫地全部加進去。然後,看到桌上的辣椒、胡椒似乎是鋁製的容器,竟然不是花椒!我把這些都均勻地混合在一起,直到口味變得更加清晰!儘管單獨吃還是感覺有些不足,但調整了一些口味之後更像名古屋風格的台灣拉麵。
rytnk2521
3.00
日本橋的御宅路徑一進去就能找到。因為想吃飯,肚子餓了,所以麵量大,又點了一碗飯。上桌時看起來不是很多,但開始吃了之後,哇,真的很多啊!預設的辣度不算太辣。有類似一味的調味料,所以如果想要更辣,可以加一些,這點很貼心。總之,吃飽飽了,這家店以份量為主,比起質量。 (但絕對不是質量差)
かずピョン
3.00
JR鶴橋站步行沿著千日前通約45分鐘到達奧達羅德附近…人流稀少,有些店家正在放暑假中。我們來到了「台灣拌麵・台灣拉麵 薰」。店外有自動售票機,我選擇了「台灣拌麵(附加白飯)」,進入店內後交出食券,確認了麵的份量(普通或大份,價格相同)。由於附加了白飯,我點了普通份。台灣拌麵的配料包括肉餡、蛋黃、堅果、切碎海苔、辣椒粉、洋蔥、韭菜和蔥。將彈牙的平打粗直麵和醬油混合後,先是圓潤的甜味,然後是漸增的微辣感…但味道溫和,麻感幾乎沒有。附加的白飯份量很足,讓人吃飽。桌上調味料有花椒、辣椒粉、芝麻、醋、炸洋蔥等。一樓只有8個座位,二樓應該也有座位。午餐時段有2至3位顧客入內,店主一個人忙碌地經營著店鋪。
houhen
3.10
我選擇避開人潮較少的時間前往用餐。在炎熱的中午時分享用熱辣的午餐,最適合大量出汗的時候就是熱騰騰的拉麵和辛辣的料理。因此我在下午約14:00左右到了台灣混合拌麵・台灣拉麵薫用餐。因為避開了午餐時間,所以只有兩位先客,他們很快就離開了,所以我獨自一人用餐。我點了台灣拉麵和台灣丼的套餐。雖然都知道它們不是特別辣,但對於不擅長吃辣的我來說已經夠辣了。台灣拉麵的湯清爽而以醬油為基底。肉醬非常美味,但我認為五香粉的香氣可以再濃一些,香氣有點淡。配上青蔥和辣味調味料的搭配非常搭,細直麵很合適。由於麵的特殊混合,喜好分明。因為麵容易拉長,所以我自己想像著這部分應該更適合博多拉麵的麵條。至於台灣丼,非常辣。即使是普通的口味已經夠辣了。據說肉醬和生蛋黃可以減輕辣味,但對我來說還是太辣了。但是我根本停不下來。越想多吃肉醬。這真是一個令人想要續加的好東西。一樓相當狹窄。據說還有二樓,如果麵條再多一點心思,更積極地經營,那麼這些產品將會非常好,所以有點可惜。我真的很想再去的店。
キャップ
3.20
台灣拉麵源自名古屋的味仙,但現在已經成為到處都能看到的知名存在,台灣拌麵也是如此。在發布這篇評論時,我得知這家店是三豐麵的系列店。恰好路過,於是走進店裡。一樓有9個吧台座位,好像還有二樓。看了看自動售票機上的菜單,主要有「台灣拌麵」、「台灣拉麵」和「豚骨拉麵」三種。我買了台灣拉麵加炙燒丼飯的套餐,價格是890日圓。可以調整辣度。替換麵只要100日圓,但交食卷時被問到要不要加量或加大。我選擇了一般份量。清淡的湯底配上蔥花、豆芽和肉鬆,辣度比較溫和。麵條是全麥粉做的,有嚼勁。吃了一半後加入了桌上的炸洋蔥,雖然不會增加風味和濃郁感,但口感更豐富。鹹度稍高,所以沒有喝完湯,但整體來說,應該也會受到一般女性的喜愛吧。謝謝款待。
吟遊食人
3.10
日本橋的台灣混醬拉麵店「薫」,一提到台灣拉麵,就讓人聯想到名古屋的「味仙」對吧?我試了他們的台灣拉麵。麵量大碗免費,690日圓(含稅)。雖然跟味仙的台灣拉麵不太一樣,但是這款以醬油為基底的湯頭搭配細麵和碎肉,味道很美味。桌上還有蒜泥、辣椒粉、醋、芝麻和洋蔥片,應對口味變化。
はるちゃん☆☆
4.00
久違地到了日本橋,我前往了之前一直想去的薫先生的店。原來這是三豐麵的姐妹店。我點了店裡推薦的台灣拌麵,配料裡除了常見的材料外,還加了堅果。混拌均勻後,發現麵條採用了不太常見的平打麵,相較於一般的台灣拌麵,味道稍嫌淡了些。不過堅果是一個不錯的點睛之笔。吃完麵條後,還有最後的驚喜——追飯!因為醬汁稍多,讓它像是雜炊一樣,哈哈哈。
えいじ@
3.40
發現了台灣拉麵和蛋黃醬丼飯的服務套餐,價格為790日圓,但改成了(^◇^;),雖然我不想吃叉燒蛋黃醬丼飯,但因為比平常便宜100日圓,所以無可奈何(笑)。看著其他客人,大家都沒有點服務套餐,而是點自己想吃的東西。是昭和出生和平成出生的不同嗎?#大阪日本橋 #宅男街 #台灣拉麵 #台灣拌麵 #kun #愛優惠的昭和人
FK10
3.30
這家位於日本橋稍微深入的台灣拌麵店,有著非常醒目的招牌,很容易找到。我點了他們最基本的台灣拌麵。口味嘛...算是台灣風味吧?不太確定,但吃起來還算順口。洋蔥的口感很明顯。麵條的粗細和硬度都還不錯。整體來說,並沒有太強烈的香料等味道,有點日本化的台灣拌麵味道吧。嗯,算是不錯吃。
たっくん9009
3.50
台灣拌麵。台灣拉麵薫日本橋逛街順道吃了台灣拉麵∠( 'ω')/∠( 'ω')/以前在南部有一家叫做味仙的台灣拉麵專賣店,那裡的味道非常美味,只能留下美好的回憶我的最愛是担仔麵的芹菜大份,一個月至少去4.5次呢〜〜‥‥先來試試看普通的台灣拉麵吧!麵條是直筒細麵,湯底是醬油為基礎,台灣拉麵的招牌肉鬆很大塊,味道還不錯多加一點韭菜會更好呢〜〜果然還是比不上以前的味仙呢?你覺得呢?台灣拌麵・台灣拉麵 薫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區日本橋4-15-11
芋洗坂グループ長
3.50
10月5日。週六。我騎著自行車在日本橋四處晃蕩。準備吃一頓晚午餐。於是我來到了位於日本橋Animate前的台灣拌麵&台灣拉麵的薰先生。在這個地區,變化多端,要繼續經營下去可不容易呢。我在售票機前查看菜單。雖然拌麵是主打,但也有台灣拉麵、豚骨拉麵可供選擇。起初我對拌麵和沾麵有些偏見,總是只吃拉麵。但其實拌麵和沾麵也很不錯。套餐有台灣丼、炙り丼、炸豬排丼、炸雞丼等各種組合。配料有蔥、溫泉蛋、生蛋、竹筍、叉燒、豆芽等。單點小菜有炸雞、炸雲吞、炙叉燒、燒烤雞翅。相較於其他麵店,這家店的選擇相對少一些。點餐的話,我當然還是基本上選擇了拌麵。最後有追加飯,所以我就不點飯了。我選擇加了溫泉蛋的配料。即使拌麵已經有生蛋了。稍等片刻,拌麵端上桌來。顏色很漂亮,主要是鮮艷的黃色蛋黃,配以碎肉餅、切碎海苔、洋蔥、胡桃等。而蔥則是使用了小蔥和九條蔥,兩種大小的蔥一起搭配。我用湯匙把它攪拌均勻,然後用筷子再次攪拌。混合得很均勻。首先試麵。麵條有著清晰的邊緣,彎曲而緊密。咀嚼時有橡皮圈般的彈力。可以嗅到小麥粉的香氣。至於配料,粗大的碎肉餅和洋蔥組合起來很美味。咀嚼的感覺很好。雖然有辣椒油等辛味,但溫泉蛋包裹著整個菜,使得味道很平衡。一下子就吃完了。最後是追加的飯。這個醬汁也很適合拌飯。把濃郁的醬汁與飯攪拌均勻後,一口氣吃完。這是一頓非常注重攪拌的午餐。感謝款待。
ここここばやし
3.30
這家店的台灣拌麵口味比較清淡,裡面有花生,但個人覺得不必要,最好是碎碎的加進去(笑)。麵條比較細,想吃飽的人最好選擇大碗。價格方面,可以選擇正常份量或大份,感謝款待!
大盛り10
3.30
從難波步行約5.6分鐘即可到達這家店。這裡的主打是台灣拌麵和台灣拉麵。本來打算去梅田,但稍微偏離路線。這附近有點像秋葉原的氛圍。後來查了一下,似乎是一條叫做御宅街的街道。走著走著就發現了這家店。還來得及吃,就進去試試看。外面有個食券機,可以在那裡點餐。這次我點了雙倍的拌麵。店裡的座位比想像中多,有一樓和二樓,一樓是吧台點餐,二樓有吧台和桌子。我選擇了二樓的吧台,等著我的餐點。大約10分鐘後,我的拌麵就上桌了。我立刻開始吃,雖然我不太擅長吃辣的,所以選了雙倍辣,但本來應該更辣才對。辣度有點,但味道可能普通吧。口感上的變化是有堅果,這是我第一次嘗試。麵是中粗的平麵。名古屋的台灣拌麵加了魚粉,所以可能少了一些那種味道。
▼・ᴥ・▼ marron
3.00
在Zepp Namba觀賞完演出後,肚子餓了,所以首次造訪了這家營業至23:00的店家(・∀・)入口右側有一台售票機,請先購票再進入店內。我們抵達時已是22:00過後。廚房裡有一名男性員工(可能是店長??),以及一名女性員工負責上菜,共有兩人。這個時間還能找到營業中的拉麵店真是太棒了♡ --- 我點了一碗台灣拌麵,稍等片刻後便上來了。配料有切碎的洋蔥、蒜苗、海苔和蔥,還有花生、肉味噌,最上層是蛋黃。麵條使用的是口感有彈性的中粗平打麵。辣度不算太辣,但鹽分濃度偏高。中途服務生建議可以加入醋來改變味道,我也試了試,但這對我的口味來說不太合適。(;´∀`)我想試著加點飯來中和,但結果讓情況更糟。胃酸反流的感覺就像吐出來的時候那種酸酸的感覺。(抱歉,有點噁心・・)之前也曾在其他台灣拌麵店因太辣而無法接受,這次雖然辣度可以,但不適應醋的味道哈哈。至今為止還沒有跟台灣拌麵有個好的相遇呢,看來是沒緣分呢(´・ω・`)如果不加醋的話,應該可以一直吃到最後,非常可惜。謝謝款待☆彡
ゴージャ
3.00
我家大年夜晚上基本上都是以紅白為主進行隨意切換。但是因為有兩個節目可以錄製,所以我會錄下「Gaki Tsukai」和「孤獨的美食家」。可惜的是,就是無法看到「年跨酒館漫遊記」了。沒辦法啊〜(≧∇≦)大約三天後,我開始觀看錄製下來的節目,按順序一一觀看,直到輪到「孤獨的美食家」。這時,不知為何,高郎先生正在品嚐著定位於名古屋的「台灣拉麵」!我在東濃地區曾品嘗過台灣拌麵,但卻從未嚐過台灣拉麵呢。看著高郎先生一如往常地吃,果然讓我也開始想嚐嚐了(^_-)這就是「孤獨的美食家」的魔力。大阪地理位置靠近名古屋,想必台灣拉麵的選擇也應該很多,但奇怪的是,我搜尋了卻沒有太多結果 ( ̄^ ̄)考慮時間和地點後,決定去這家店。過了晚上八點,心儀的店家大多已經關門,奧特薛街上會出現一群不知所措的人。經過那裡,我們來到了一家店面前,上面掛著「台灣拌麵 vs 台灣拉麵」這樣的不太起眼的招牌。在店外的售票機上按下了台灣拉麵套餐(890日元)的按鈕。我點了辛辣口味,交出了點餐券 (^-^)在等待的時候,我再次搜索了一下,發現這家店似乎是大阪常見的「三豐麵」的二店。雖然不是在名古屋接受過教育的店,但現在也只好將就了 (°▽°)大約五分鐘後,上菜了,首先試了湯。這是一碗清淡的雞骨醬油湯底,但加入了辣油、鷹嘴辣椒和四川花椒。雖然我點了辣味,但並沒有明顯的辣味,汗水也幾乎沒有流出來,反而有一種清涼感(^ω^)高郎先生說,應該更多的大蒜味道,但我沒有感覺到 ( ̄▽ ̄)和名古屋一樣,料理中有很多切碎的肉和蔥。麵條是全麥中細麵,份量偏少,建議選擇免費的大碗。還有台灣丼。雖然概念上是台灣拉麵的米飯版本,但感覺像是員工飯,如果在桌上加上周圍的調味料,味道就會有趣起來。實際上,我從未在名古屋吃過台灣拉麵,所以無法做出比較,但我覺得這家店稍嫌可惜呢〜即使年號已經更換,我還是希望能夠看到「孤獨的美食家season?」的節目 (((o(*゚▽゚*)o)))
1/8
Walkin餐廳,無需預訂
郵箱登錄
我有邀請碼
*
郵箱
*
驗證碼
獲取驗證碼
將發送驗證碼 & 快捷登錄鏈接至郵箱
登錄
Cookie使用提醒
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。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
Cookie政策
同意